他们拥抱得真好

|
他们拥抱得那么好
合拢,关了起来
好像贝壳
拒绝了懒洋洋的海水
他们好像贝壳
一个在左边
一个在右边
他们合拢
闭上眼睛
想说一些悄悄话
近于栀子花旁边的香气
他们拥抱得真好

写给苏非舒和杨黎

|
几个月前,在杨黎主持的诗歌朗诵会上,苏非舒用一种“行为艺术”的方式。一件件脱去衣物,直至全裸。我为苏非的这个行为叫好,因为我认为他这是在挑衅。
今年,他们又开始了,这次是杨黎。他要把自己关闭在16平米的小房间里,呆一年。杨黎这个人我十分了解,由他来做这事,令我吃了一惊。首先,他是个极端的享乐主义者,绝不憋尿,他受得了这个苦么?其次,杨黎不止一次说过他讨厌行为艺术,讨厌象征,他很难从中获得什么精神动力。这个耻于将自己英雄化和意义化的废话诗人,回应给媒体的理由似乎也很符合他一贯的口气。一是因为炒作,二是因为有20万。

他的这两个理由无疑是很符合大众逻辑的,他妈的。杨黎太惨了。我看他在小房间里密闭一年不亚于海子的卧轨自杀,但他却不能像海子那样口气很硬地说话。

杨黎和苏非都是很优秀的诗人,都很清楚做这样的事,并不能使自己的诗更优秀。说诗人自己成为了明星,有助于诗的推广和传播,也有些牵强。诗离开了大众口味,自然不会被他们消费。大众口味是什么?一句话说不清楚,总之是诗歌所反对和背离的东西。至少我是这样写诗的,而我认为包括杨黎苏非舒在内的很多朋友的诗歌创作,都是与大众口味不相妥协的产物。

骨子里要做英雄,就伟大地反对吧。别害羞。

流浪汉守则

|
就要开始写我的《投掷者》了,先给流浪汉们定下个守则:
怕不喝酒的人,怕警察,怕工头,怕道德家,怕阴阳怪气的人,相互怕。爱吹牛的人,爱婊子,爱好斗的人,爱唱歌,爱慷慨的强盗。
最后:好汉都死了,好汉总要死的。

读《局外人》

|
很多年前我读过《局外人》的选段,是课外选读本,许多西方现代名著的片段的合集。只让我们看片断,象有什么阴谋似的,不过我倒是被"莫尔索葬母"这一节迷住了。我把这段美妙的文字扯下来随身揣着,就象别人揣《心经》一样。后来我买了译林出版社的全本,对后半部伤很失望。加缪是故意安排他去死的,八成是因为他一心等着"审判"那一节,好将莫尔索分析分析。也许西方人的习惯如此,我可不会对一个谜一样的人物动辄就加以审判,我会目不转睛地将他望着。就望着。加缪开始也是望着的,但他忍不住要开口询问,逼着莫尔索说谎。是本来默默无言的东西,一说起话来就象戴了个草草做成的假面具。就象我有时候应付我妈,应付情人那样。也不是安心要说谎,只是心不在焉。对一个人的心不在焉充满好奇,这一点加缪和那些关心着我的人倒是很相像的。他们总是要问:你在想什么?能想什么呢?除了条件反射地想怎么应付他们的询问以外,还能想什么?

我觉得被别人的好奇心缠着是一种烦恼,而他们往往挟持着友谊和爱的理由,因此满足他们的好奇心似乎又成为了做人的责任。但是我是否真正能够满足别人的好奇心吗?有两种情况,一种是他们眼中或口中的问题从来都不是什么真正的疑问,他们缠着我要求回答其实只是想证实他们对我早已有之的判断。这样或那样――"原来你是这样或那样的人"――于是他们确信而满意了。第二种情况是第一种情况的加强,他们问你,只要一种回答,以增加你这个“同志”。你也许已经与别人建立了亲人和爱人的关系,但不够,需要一种“同志感”作为核心在其间不断地得到证实。就象我们曾经用“同志”作为唯一的称谓取代所有其他称谓一样,“同志”一词使我们在“相同答案相同未来”的意义上获得了永恒关系的证据(口供)。这是一种夸张和癫狂,一种过瘾。

你在想什么?你在想什么?干嘛这样烦人?这个世界清清楚楚,明明白白, “公事公办”不就行了,何必非要追问别人想什么?"

鬼房子

|
人们白天拆除
晚上鬼修好它
七个房间
没有屋顶
月亮停在上面